高校在生态文明理念传播方面应有哪些作为?
- 发布日期:2022-08-26 浏览次数:6130 来源:本站
-
本报记者 刘蔚 时间:8月26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高校应该如何落实好这一指示精神?在近日召开的“碳达峰 碳中和”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年会上,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徐琳瑜。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要求
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达4400多万,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给大学生群体,有助于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万千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设者。
中国环境报:您认为培养当代大学生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有哪些重要意义?
庞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也是向全党全社会发出的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伟大号召。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关键在教育。高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前沿阵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环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倡导者,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是未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理念传播给大学生群体,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并通过其自身学习和实践转化为内在意识和自觉行动,有助于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万千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养的建设者。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已达4400多万,每年有1000万左右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将这么多优秀青年培养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环境报:从高校教育角度来看,如何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庞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人心,广大高校师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熟悉程度相比之前有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生态文明理念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涵盖领域涉及哲学、伦理、经济、管理、社会、法律、环境、生态等众多学科,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才能形成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生态文明教育重在价值观塑造。从高校教育角度来看,要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需要着眼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丰富内涵及多学科交叉特点,围绕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体系为主线,通过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丰富内涵、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大成果,引导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
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现场模拟和专题研究等体验式教学方式,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崇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做生态文明理念的模范践行者。
要特别注重把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内涵有机融入到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帮助学生从自身专业角度对生态文明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反过来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
中国环境报:环境相关专业学生和非环境专业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情况存在哪些差异?目前在生态文明相关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庞军:由于专业背景及课程内容的不同,高校环境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可以较为系统地学习环境相关专业知识,比较容易接受生态文明理念,并有一定深度的认知和理解。但这种认知和理解往往局限在自身专业领域,相比生态文明理念的丰富内涵及多学科交叉特点而言还显得不够系统和全面。
对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大学期间所学课程很少涉及环境相关专业知识,对生态文明理念相对比较陌生,认知和理解通常只是停留在环境保护基本常识的层面,不能深入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
目前,高校在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主要存在如下4个问题:一是部分高校非环境专业几乎不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和理解;二是部分高校环境相关专业简单地将本专业课程学习等同于生态文明教育,没有把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内涵有机融入到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导致学生尽管掌握了较为扎实的本专业知识,但对生态文明理念却缺乏全面认知和深入理解,不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三是部分高校开设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较差,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并成为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的作用;四是部分高校没有针对环境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案例教学中没有区别对待,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匹配度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
中国环境报: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生态文明教育?
庞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在三个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
首先,高校应加大生态文明教育力度。生态文明理念有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融入大学思政课教学,成为大学思政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提升生态文明素质,培养高尚的生态文明道德情操。还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通识课教学,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集中优质师资开设若干门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其中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课程可以设置为通识核心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
其次,针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基本不涉及环境类课程,对这些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或通识课教学来实现。课程内容设计应紧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例如,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余村案例,帮助同学们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
在教学方式方面,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安排学生到北京市绿色交易所参观,现场观摩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实时交易行情及成交数据,在帮助学生理解碳市场作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碳交易机制的兴趣。
最后,针对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除了讲好思政课和通识课之外,还要特别注重把生态文明理念的科学内涵有机融入到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帮助学生从自身专业角度对生态文明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反过来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自己的专业学习。例如,同样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对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同学来说,可以在讲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中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这部分内容时,探讨准确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结果对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反过来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为准确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合理设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式方面,除了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现场参观之外,还可以结合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采取现场模拟、专题研究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同样是帮助学生理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同学而言,因为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可以利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模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作为教学平台,为每位同学配发一定金额的虚拟货币并免费分配一定量的初始碳配额,让大家通过模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亲身体验碳交易,使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碳市场的理解。
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思政课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形成协同效应。
中国环境报: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在落实这一通知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庞军: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认真落实这一通知精神。基于当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阐释、铸魂育人和传播普及等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学院学科特点,从经济、管理、科学、工程多学科解析及全景式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引导学生多视角、多维度、运用多学科知识洞悉理论、解析问题,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
挖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思政课元素,并将这些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本学院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重在价值观塑造,我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引导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树立“四个自信”。课程内容设计彰显前沿性与国际视野,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如何发挥引领者作用方面加以阐释,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世界情怀。
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组织学生前往“两山”理念发源地、国家公园、重点能源企业、环境交易中心、知名互联网企业等地参观调研,打造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案例库、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展示新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等。优化课程教案设计,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关要点有机融入到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注重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促使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高校的生态环境教育为我国生态文明理念践行提供人才基础,高校在生态文明专业人才培育和关键科研技术攻关方向上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
中国环境报:作为高校老师,您认为应该怎样深刻认识和理解“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这一指示精神?您认为高校生态环境教育应该怎样有效推进?
徐琳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全社会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不仅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公民提出了要求,更是对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生态文明专业人才培育和关键科研技术攻关方向上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
高校的生态环境教育为我国生态文明理念践行提供人才基础。首先在思政教育方面,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次在专业学习方面,需要引导各专业学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上来,不断开拓创新,攻关技术难题,为我国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实质贡献。
中国环境报:据您了解,目前高校师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熟悉把握情况如何?从高校教育角度来看,如何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徐琳瑜: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解读和落实,持续性开展相关教育,保障生态文明理念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高校师生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相对是比较清晰的,且比较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
高校教育不只是专业教育,更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在高校师生中的积极实践与传播是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从高校教育的特点出发,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与传播,在思政课中普及生态文明教育,从理论层面向学生们传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同时,在专业课堂中注重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专业特点,积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比如,环境科学的课堂上,我们就很注重挖掘生态文明思政元素。环境学院在面向本科生的“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地学”“流域水环境”等课程里都融合了重要的生态文明思想,教学效果也非常突出。高校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我们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带领同学们进行野外实习实践与社会调研等活动,领略优美的自然环境,识别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引导同学们将所学付诸于实践,真正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
高校的生态环境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依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生态文明教育目前还是比较依赖于思政课的内容,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的深度与广度亟须通过专业课程思政进行拓展。
中国环境报:针对环境相关专业学生和非环境专业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相关知识和案例的教学中有哪些不同?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生态文明教育?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好的做法?
徐琳瑜: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和专业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专业素养与技能,更多的是以课程体系为主,在每一个知识点穿插入相匹配的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有利于学生最终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提高专业能力。
面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更多是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了解在自身行为和社会影响方面怎样去践行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履行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影响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形成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
在如何开展不同的生态文明教育这个问题上,目的不同,我们的培养方式也就不同。首先针对环境专业学生,环境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会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合,双向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面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环境学院也开设了面向全校的通识课“环境科学概论”等课程,有线下也有线上慕课平台的SPOC课堂。课程内容会和面向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有所不同,轻课程体系而重前沿热点,更好地吸引其他理工科专业包括文科专业的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不会觉得课程有门槛有难度。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科普比如海绵城市、气候变化、环境修复,什么是生态保护红线、什么是生态足迹等专业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趣和责任感。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的生态环境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依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融合不够,生态文明教育目前还是比较依赖于思政课的内容,难以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的深度与广度亟须通过专业课程思政进行拓展。国家也在不断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教育部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的要求,各个高校也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形成适应于各学科体系特点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并不断推广。我们的“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地学”等课程团队也在做同样的事情,相信未来一定会对整体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环境报:在生态文明理念教学过程中,是否可以和其他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在这些方面,开展了哪些教学工作,以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徐琳瑜:可以,这也正是思政课程的研究重点。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环境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尤其在通识课中,关注环境科学与社会现象、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等互相影响特点。曾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讨论过垃圾焚烧处理和邻避效应的关系、环境污染和纳米材料发展的关系等话题。也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开展过辩论赛,通过这些主题讨论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正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领域的前沿内容,推进实现高校与生态环境实践领域的融合和互补,拓展完善更全面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中国环境报: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在落实这一通知中,有哪些新举措?
徐琳瑜:面向本硕博学生培养,我院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重点采取了以下举措贯彻落实这一通知:一是在2023版教学培养方案修订中,及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碳达峰碳中和内容纳入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和实验建设,完善相关课程模块;二是在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规划中,重点资助学生参与节能减碳相关国家和省部级学生竞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实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专业知识应用,将二者充分融合;三是在学院创办的国际学生生态环境论坛中,将主题定位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并专门设置碳达峰碳中和分会场,拓展高校间以及中外学生间就相关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四是在已经由教育部批复并将于2023年招生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培养方案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领域的前沿内容,鼓励相关领域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积极申请,推进实现高校与生态环境实践领域的融合和互补,拓展完善更全面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
中国环境报:2021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请问,在“双碳”目标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对此您所在高校有哪些做法和创新?
徐琳瑜:在“双碳”目标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首先应从教学内容上添加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与应对措施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关注度;其次,在教材上,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内容增减更新;在教学方式上,也需要不断创新,避免单一的说课模式,而应该设计包括实验、实践、社会调研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内涵和意义。
我院设计制作了模拟我国碳配额交易的虚拟仿真实验室,以实际操作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双碳”政策下的碳市场交易原理与方法,增强学生与碳交易之间的互动,增进学生对于我国乃至全球碳市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