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宣传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体系

发布日期:2022-09-27 浏览次数:5144 来源:本站

时间:9月27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本报记者 李莹


陈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主要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席。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团队合作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一书日前发布。为何要专门为青少年编写这样一本书?专家学者如何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本报采访了本书的主编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


青少年作为未来碳中和世界的主人,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力军,需要从小培养科学素养,既立足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


中国环境报:您主持编写《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一书的初衷是什么?


陈迎: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认识到实现“双碳”目标作为长期性、全局性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于2021年3月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一书,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此后,我们做了大量宣传“双碳”目标的科普工作,包括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讲座和“双碳”知识进校园等活动。


在科普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适合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双碳”读物非常匮乏。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关系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青少年作为未来碳中和世界的主人,也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生力军,需要从小培养科学素养,既立足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所以萌生了专门为青少年写一本“双碳”科普读物的想法。


中国环境报:《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与您之前编写的《碳达峰碳中和100问》有哪些差异?


陈迎:这两本书有很大的区别。《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主要面向成年人,特别是针对领导干部。而《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是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两本书框架结构、问题选择、表现方式等都有很大不同。


《碳达峰碳中和100问》开篇从“双碳”目标战略意义角度切入,目的是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但这种开篇方式并不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知识体系、阅读习惯。《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从碳的前世今生讲起,提出“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问题。这种切入角度更符合青少年的认知习惯,同时问题的筛选,也更贴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比如,将绿色低碳生活部分作为重点展开,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中国环境报:为了更符合青少年认知习惯,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做了哪些尝试?


陈迎:主编这本书的难点在于既要符合科学性,又要寻找符合青少年认知水平的表达方式。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关注的问题等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比如,很多青少年还没学过化学,对专业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如何更加深入浅出,更加通俗易懂,是编写这本书的主要难点。我们尽量用娓娓道来、生动平实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尽量采用比喻,并配上插图等方式解释复杂的问题。


同时,我们感觉青少年科普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还要融入价值观的引导。比如,我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看到,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导出冻土多余的热量,青藏高原部分路基加装了导热棒。我们就设计了一个问题,吸引小读者去了解这种做法背后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科学知识。在价值观引导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碳公平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问题。采用不同指标比较各国的碳排放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给出绝对排放、人均排放、历史累计排放、人均历史累计排放4种不同指标,来探讨碳公平问题,帮助青少年理解气候谈判的复杂性,正确看待历史责任、发展阶段等问题,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做好科普工作能够使公众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让公众自觉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环境报:据您了解,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宣传科普工作情况如何?


陈迎:我国一直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后,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需要出发,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宣传科普工作,各方面都在共同努力。但目前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在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谣言就仍有传播的土壤。只有公众认识水平全面提高,才能自觉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科普宣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存在旺盛的求知欲。但是科普工作者非常欠缺,所能提供的科普产品、科普服务相对不足。


以“双碳”科普工作为例,“双碳”目标涉及的领域很广,有很强的专业性,且多学科交叉、知识更新速度快,对科普人才的要求很高。目前,这一领域的科普人才还远远不够。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要达到更好的科普效果,需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为不同层次的受众提供丰富多彩、适合他们需求的、更加多样化的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在这方面,我们距离公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等话题是社会热点,一些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缺乏专业知识积累和判断,有时会出现报道不准确,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误导大众等问题。


中国环境报:提升生态文明宣传科普水平,您有哪些建议?


陈迎: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体系,针对领导干部、企业家、科研工作者、大学生、青少年、儿童等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传播形式,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生态文明宣传科普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跨领域合作。


《碳达峰碳中和100问》之所以能够很快推出,人民日报出版社及时抓住选题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团队有长期合作。气候中心重点负责自然科学部分,中国社科院负责社会科学部分,能够形成知识互补,团队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媒体时代,仅靠图书这种传统的宣传科普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媒体更懂传播规律,更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提升传播效果。所以,做好生态文明宣传科普要聚合科学家、媒体等各方力量。


当然,科普宣传应遵循“科学性第一”的原则,兼顾趣味性、可读性。媒体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的培训,使记者更加专业化,准确宣传国家政策、及时做好概念辨析,澄清公众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利用多媒体传播手段,做出多种多样、符合传播规律、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产品。


中国环境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时强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科研工作者可以作出哪些贡献?


陈迎:科研工作者应在科研之余抽出更多时间从事科普工作。科研工作是我们的主业,但是科研工作最终要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科普也应该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之一。


因为科研论文没有多少人能够读得到,做好科普工作能够使公众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让公众自觉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投入精力是非常值得的。


事实上,科普工作与研究工作也是相互促进的。我1997年进入中国社科院,长期跟踪、研究气候变化问题。在开展大量科普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基层最关注的问题,也了解到一些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我今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碳中和概念的再辨析》,澄清的很多认识误区就是在科普宣传过程中了解到的。


目前,科学研究距离大众还比较远,很多高深的论文社会公众看不到也理解不了。缺乏把复杂专业的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社会公众的中间一环,科研工作者很需要补上这一环。


国家这些年大力提倡科普宣传,但对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实实在在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比如,科研工作者撰写科普读物算不算科研成果,能不能被纳入科研考核,并不明确。目前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普宣传,多是出于服务社会的情怀和个人兴趣。


科普工作很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占用大量时间,还需要不断学习传播规律,全靠科研工作者的情怀和个人兴趣是不可持续的,应该尽快出台一些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来鼓励科研工作者长期甚至专门从事科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事业,助力全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